集团首页  本站首页  yl7703永利官网  关于我们  团队队伍  公司产品  党务工作  合作交流  校园文化  实习就业  相关下载 
实习就业
 就业招聘 
 实习动态 
 毕业生风采 
就业招聘
您的位置: 本站首页>实习就业>就业招聘>正文
法门寺博物馆导游词(教师最新推荐)
2008-10-17 00:00  
法门寺博物馆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您到法门寺旅游景区参观。
       在20世纪中国现代考古发现中,法门寺地宫无疑是最重要的发现之一。1987年4月,2000多件大唐皇室重宝簇拥着举世无双的佛指舍利横空出世,法门寺在一夜之间成为世界观注的焦点。在这里,您可以瞻礼佛祖真身舍利,欣赏大唐皇室的奇珍异宝,追寻法门寺千年文化,领略古老文明的风采神韵。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10公里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20公里,西至宝鸡市90公里。北依岐山,南临渭水,与秦岭主峰太白山遥遥相望,地势坦荡,风景秀美,正如古诗所云:“面太白而千叠云屏,枕清渭而一条翠带。”这里距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考古发掘的西周王室大型宫殿建筑遗址仅数公里。另外,周边还有周公庙、五丈原、石鼓山、钓鱼台等诸多人文景观。这里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3000年来物华天宝,人文荟萃。雄伟壮观的法门寺真身宝塔就座落在这块关中平原西部的周原大地上。
法门寺创建于汉魏之际。佛典记载,早在公元前3世纪释迦牟尼佛祖灭度200多年后,古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笃信佛教,并宣布佛教为国教。他把推行佛教的敕令分别刻在全国许多地区的石头上,希望他们能代代相传下去。他最大的弘法活动是跨国传教弘法。
       阿育王开启了佛祖8个舍利塔中的7塔地宫,取出佛祖舍利,在他推行佛教的地区和国家建了84000座佛塔以供奉舍利。据佛经记载,中国得19处,法门寺为其中第5处。因此,法门寺最初又称阿育王寺,无忧王寺。
汉魏之际,丝路西去,佛典东来,中外文化交流日见扩展。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实为佛教开始。如梁启超所言:“中国智识线与外国智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将来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周原位居出陇西行之枢纽,东西交通之要冲,是以长安为起点的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西北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的必经之途,也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天然地带。自然成为事实上最早接受佛教的地区之一,佛教文化在这里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吸收、发展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支脉。同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为佛指舍利的埋藏创造了条件。法门寺佛指舍利很可能在这时由西域高僧带来造塔供奉于此。
       据记载,法门寺宝塔最晚建于公元555年以前。北周武帝时期,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灭佛运动,法难波及法门寺。这次灭佛表面看是释、道两教的斗争,而实质上还是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的激化。也说明了此时佛教发展太快和寺院经济的异常膨胀,威胁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宋代的法门寺虽不可与唐时的繁盛同日而语,但仍承袭了唐代皇家寺院的宏阔气势。据《扶风县志》记载、宋徽宗曾为法门寺题写了“皇帝佛国”的寺额。
      明代时,法门寺已无昔日的繁荣景象,但从《重修法门寺大乘殿记》碑可知,当时仍有24院的建制。公元1472年后铸造大钟,“法门晓钟”为扶风八景之一。公元1569年,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唐代4级木塔朽崩,公元1579年,人们动工在原址上重建宝塔。这次重建为当地百姓集资,其间,因为工程浩大,灾荒连年,建塔经费极为短缺。1987年在拆除明代残塔时,曾发现一块明代砖上刻有“塔上缺米面”的字样,一块刻有“法门寺修砖塔,头层缺少砖灰,告白十方居士,各舍资财,共成圣事”等。这些都真实反映了当时工程的艰难。后来由于官府的支持,建塔工程才最终在公元1609年得以圆满结束。历时30年建成的八棱十三层砖塔,高47米,塔门上方四面有“真身宝塔”(南),“浮屠耀日”(东),“舍利飞霞”(西),“美阳重镇”(北)等题刻。宝塔第二层8面顺次刻上“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字,汲取《周易》思想。第二层往上,每层各开八个门洞,每洞安奉佛像一尊,共88尊。在平坦的周原大地之上,这座宝塔庄严雄伟八面临风,巍然屹立,蔚为壮观,实有拔地出世之态。显然,明塔已融入儒教和道教的某些思想,是三教合一思想的物化,也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象征。明代这次修塔未曾扰动唐代地宫。
       清代时,清政府对法门寺作了适当的保护和维修,但未顾及真身宝塔,对其隐患视而不见。公元1654年夜半时分,甘肃天水的大地震波及200公里以外的扶风地区,法门寺真身宝塔塔身向西南方倾斜,塔体出现裂缝,西南角塔基下陷一米多深,塔体重心偏离则达2米之多,塔上小佛龛内一些佛像纷纷坠地于地面。这次重创,为宝塔在300余年后轰然崩塌埋下了隐患。
1976年四川松潘大地震,余波累及扶风,真身宝塔塔身裂缝进而扩大。1981年8月24日,明万历年间修造的八棱十三级砖塔在经历了近400年的风风雨雨后,因雨水浸渗,塔基下陷而半壁坍塌,剩余一半巍然斜立,一时成为奇观。
      1987年在重修砖塔,清理原塔基时,发现了唐代地宫,出土了震惊世界的4枚佛指舍利和2000余件大唐皇室珍宝。这批国之瑰宝数量之多、品类之繁、等级之高、保存之完好是极为罕见的。这是20世纪中国考古界继半坡、秦兵马俑之后又一次重大考古新发现。在社会政治史、文化史、宗教史、科技史、美术史、中外交流史等方面的研究上都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是世界文化史上一件幸事。
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唐代迎送佛骨的情况。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峰,也是中国佛教的黄金时期,中国已成为佛教的第二故乡。这一时期,法门寺兼有宫寺,国寺和名刹的三重身份,这一历史地位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唐代的19位皇帝中,除武宗李炎,无一例外均崇信佛法,只是虔诚的程度和崇佛的方式不同而已,但都以在法门寺供养佛指舍利为主要目的。
自开国皇帝李渊赐名法门寺后,从太宗李世民起,唐朝先后共有7次迎送佛骨的活动。公元631年,岐州刺史张德亮上书奏请重修法门寺,且请求开示舍利。唐太宗即恩准,于2月15日开启塔基,请出舍利就地顶礼膜拜,京师长安为之沸腾,每天有数千人来到法门寺瞻仰佛骨。这次开示佛指舍利未迎入京师,但却拉开了唐代皇室迎送佛指舍利这一盛大佛事活动的序幕。唐太宗开启法门寺塔基供养佛指舍利之举渐成以后30年一开的定制,为以后诸帝敬佛、礼佛开创了先例,做出了榜样,也对唐王朝三教合一的宗教政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传法门寺佛指舍利30年一开,则岁丰人和,国泰民安。从此唐皇室与法门寺结下了不解之缘。供养佛指舍利几乎成为佛教徒们的一种时尚,从此以后诸帝纷纷仿效太宗。这之后先后有唐高宗、女皇武则天、唐中宗、唐肃宗、唐德宗、唐宪宗、唐懿宗、唐僖宗迎送佛骨。这其中以唐宪宗和唐懿宗时期举行的迎送活动最为引人。
唐宪宗李纯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史称宪宗“睿谋英断”。他继位后,一改德宗放任政策,立志削藩。在执政的10多年中,他采取了断然措施,先后削平强藩,取得了“中兴”,稳定了局面,他召令天下有道高僧均赴京都长安,弘扬佛法。为了夸示功业,点缀升平,祈福延寿,依循旧例迎奉法门寺舍利。
      公元819年正月,宪宗令中使杜英奇率宫中30余人,持香花,赴法门寺迎请佛骨舍利。舍利迎入京都长安,唐宪宗当时亲御安福门迎拜瞻仰佛骨。唐宪宗的这一举动震动了京师,人们奔走相告,上行下效。舍利在宫中供奉三日后,送到京城内各大寺院,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整个京城长安掀起了一股崇佛热潮。迎奉佛骨的活动,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造成巨大的浪费,损害了国家经济,无疑也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赋役负担。面对这种狂热的迎佛骨活动,当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挥笔写下了著名的《论佛骨表》,以触目惊心的事实,尖锐深刻的语言,猛烈抨击迎佛骨之举,极力谏阻唐宪宗迎佛骨的举动。当时,宪宗大怒将加极刑,若非诸位大臣的求情、劝说,皇帝法外施仁,韩愈差点掉了脑袋。但最终还是被滴贬潮州。幸免一死的韩愈接到诏命不敢久留,当天便辞别亲友,离京南下,途经蓝田关时,适逢风雪交加,心灰意冷的韩愈即赋诗一首:”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其悲凉之情充满字里行间,成为千古绝唱。
唐懿宗时代,藩镇势力重又扩张,天灾人祸不断,大唐帝国日薄西山,全国性农民起义的暴风骤雨即将来临。懿宗本人疾病染身,久治不愈,迫感来日不多,回天乏术,无力再治理这样一个泱泱大国,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安定政治局面,转而虔诚事佛,祈求佛祖真身舍利显灵,因而他怠临朝政,癖于奉佛。
      公元873年3月,懿宗下诏组建了由朝廷大臣,御封高僧,僧官头目,首座大师,地方要员等承担的迎佛骨班子。由此可见懿宗把这次迎奉佛骨活动设计的已远非佛门法会,而是国家大典。这次迎奉佛骨,从法门寺到京城长安300里路间,道路上车马昼夜不绝。4月8日佛骨到达京师,以御林军作为仪仗队,公私音乐,沸天烛地绵亘数十里。懿宗亲自到安福门迎请、礼拜佛指舍利,且激动得泪流满面。宰相以下竞施金帛不可胜数。更有甚者,瞻礼佛骨时有断臂、燃顶、啮指、截发等之举,以示虔诚。佛指骨在宫中供养3日后被请往安国寺,崇化寺供奉。
       同年7月,懿宗未及送还佛骨即晏驾,僖宗继位。12月19日,唐僖宗诏送佛骨回归法门寺,返回时的威仪只是迎奉时的十分之一、二。公元874年,敕命法门寺地宫封门。这次迎奉佛指舍利,既是唐代帝王崇佛的最后一次高潮,也是法门寺佛指舍利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次现世。迎奉活动历经两朝,历时近10个月,声势浩大,耗费空前,集唐代事佛侈靡之大成,皇帝赏赐规模惊人,皇后公主竞相供奉。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衣物帐》碑详细记载了有关物品。佛指舍利及唐皇室供奉的数千件稀世珍宝埋入地下,千余年来不被人知。沉重的石门在封闭地宫的同时,也掩上了法门寺在唐代那轰轰烈烈的一幕幕历史,给唐代诸帝礼迎佛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佛陀涅槃后,佛舍利就成为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圣物,佛教徒把它视为佛在人世间的代表,使其发挥着弘法功能,所以供奉舍利就成为佛教活动的重要内容。
       法门寺唐代地宫内供奉有4枚佛指舍利,其中一枚是释迦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又称灵骨,3枚是唐代所做的复制品,又称影骨,4枚舍利在佛教徒心目中是同样的神圣。它们的关系正如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说:“影骨非一亦非异,了如一月影三江”。出土时,4枚舍利分别安置在地宫不同位置的不同器皿中。
第一枚舍利(影骨)为玉质,面世于1987年5月5日,阴历四月初八,即佛祖释迦牟尼2552年的诞辰日。是感应还是巧合?真是令人不可思议。这枚舍利原供奉在唐懿宗供养的八重宝函内,安置在地宫北壁正中位置。
      八重宝函是整个地宫最重要的供奉物。出土时,外用一个大红锦袋包裹着,轻轻地揭去外表那一丝丝,一片片的丝绸残痕,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具银棱盝顶黑漆檀香木函,函体外表四周以减地浮雕描金加彩的手法雕刻着释迦牟尼说法图,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图和礼佛图等极为精美的画面,是唐代木雕中罕见的佳品,遗憾的是出土时已残。其它七重由外向里依次是:鎏金四天王银宝函,素面盝顶银宝函,释迦说法银宝函,六臂如意轮观音纯金宝函,金筐宝钿珍珠装盝顶纯金宝函,金筐宝钿珍珠装珷玞石宝函,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
       八重宝函层层相套,锁钥俱全。宝函上文化内涵丰富,人物众多、纹饰华丽、工艺精湛。其上錾刻有丰富的密教坛场、造像等,庄严肃穆,是研究唐代佛教及密宗曼荼罗的重要资料。
      这套宝函原置于地宫中室,用以供养第二枚佛指舍利,由外及里依次为汉白玉灵帐,盝顶铁函,鎏金双凤纹银棺。第二枚佛指舍利的形状、大小、色泽与第一枚基本相似。为玉质,外表是不规则的多面体,上有人为的三条纹理。这枚舍利于1987年5月9日凌晨2时发现,原供养在这宝函内。
      第三枚佛指舍利于1987年5月10日早8时发现。其为骨质的管状物,外壁为不规则的六面体,上有自然裂纹,呈灰白色。内壁有六道沟槽,呈暗黄色,高3.7厘米。这枚舍利的形状与地宫内《志文牌》记载的:“长一寸二分,上齐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上下俱通,两角有纹,纹并不彻”完全相符。这枚舍利经专家鉴定和史料佐证是佛教徒苦苦寻找了2000余年的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它原供奉在五重宝函中,安放在地宫后室秘龛内。
      五重宝函最外一层是铁函,其里依次为鎏金45尊造像盝顶银函,银包角檀香木函,水晶椁子、白玉棺。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就安奉在白玉棺中。
      盝顶铁函,高22厘米,边长22厘米,呈深褐色,出土时函外用加金丝织物包裹,揭开覆盖在铁函表面上的层层金锦,露出了锈迹斑斑的铁函全貌。函重3000克,为了保证前面铁锁的完整性,函盖从后面打开,里面塞得满满当当,一大一小两水晶球,雕花金戒指,一串宝珠和几条绣花绸绢等,取掉这些,里面是一具鎏金银宝函。
银包角檀香木函,出土时已散架,但木质尚好,函顶函身均包裹银雕花包角,函体以平雕加彩的手法雕满各种花卉,上挂银锁钥一副。函底周围散落着许多微小的檀香木块,捡起来在放大镜下观察,竟然是一个个眉目清晰、形体比例适中的微雕小佛像,其中最大的不足一枚枣核,真是生动传神,栩栩如生,木函内是一只盖顶镶嵌有黄、蓝宝石的水晶椁子。
      水晶是珍贵宝石的一种,以其质地晶莹透明,色彩多样而被人们所喜爱。这件椁子以水晶琢磨而成,是一件设计巧妙,精雕细琢的水晶精品。打开水晶椁盖,里面是一具仅有6.5厘米长的小白玉棺。棺体小巧,形状很象沿用到今天的木棺,通体以白玉琢磨而成。整个玉棺棺体放置在棺床之上,小玉棺通体呈乳白色,并泛淡青色,玉质细腻柔和,棱角分明,工艺非常精致。释迦牟尼佛的真身指骨舍利就静躺在其内。由于佛指舍利在地下秘藏1000余年,水份渐渗了进去,据考古专家们介绍,刚一打开玉棺,舍利骨质松软,而且还有白色小霉点附于其上。
      第四枚佛指舍利是1987年5月12日发现,为骨质的管状物,高3.7厘米,内孔方阔,外形为不规则六面体、灰褐色,其中三面各有一道人为的沟槽,这枚舍利原供奉在地宫前室的三重宝函内。
      这尊小塔就是汉白玉阿育王塔,体高78厘米,由塔刹、塔盖、塔身和塔座4部分组成。从上到下精雕细刻。塔盖为9层棱台,塔身为四面,每面中心设假门,门两侧各有一端庄秀丽的菩萨像,共8尊。朱红色的裙裤和粉绿色的披带,色泽鲜丽如同刚涂上一般。从雕刻手法及此器造型看,此塔是在盛唐时期雕造,而晚唐咸通年间入藏佛指舍利时重新妆绘。
      这件就是鎏金铜浮屠,原置于地宫前室的阿育王塔内,高54厘米,重14600克。模铸成型,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为唐代楼阁建筑的典型代表。法门寺博物馆的珍宝阁当时即按此型设计,是一座典型的仿唐建筑。
      这个就是鎏金迦陵频伽鸟纹银棺,原置于鎏金铜浮屠内,用外罗里绢的丝绸夹袱包裹。棺体两侧壁各錾出两只迦陵频伽鸟。迦陵频伽本是一种能发出妙音的鸟,又译作美音鸟,或妙声,按佛教经义,“此鸟发声微妙,胜于余鸟。听者无厌,喻大行大度众生。”传说释迦牟尼在传教时,逢供养日,迦陵频伽来做乐舞。在佛经中迦陵频伽演变为拟人之鸟,是吉祥的化身。
      看完这组特殊文物后,请大家随我继续参观。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法门寺出土的金银器。
      金银器具有一种金碧辉煌、典雅玲珑、富丽堂皇的魅力,给人以高雅华丽之感。在古代,金银器是专供上层统治阶级享用,间或用于君臣间的赏赐、进奉以及对寺院的施舍,是财富、地位、权力和级别的象征。
唐代是我国金银器制作的繁荣时期,其造型精巧优美、装饰丰富多彩,纹饰或典雅大方或富丽堂皇。唐代金银器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绚丽的瑰宝,在金银工艺的发展史上,占有极为光辉的一页。前期金银器受中亚、西亚风格的影响,具有浓郁的异域色彩,中晚期以后,外来影响逐渐与中国传统的图案、造型融为一体,被博大精深的唐文化所吸收、融化。法门寺地宫出土晚唐金银器121件(组),其中唐懿宗、唐僖宗父子供养的金银器就达100多件。这批器物器形雍容华贵,纹饰精美富丽,代表了当时金银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凝聚着唐代工艺大师们的高超智慧和心血,是研究唐代历史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宝贵资料。
      这件文物叫迎真身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杖。锡杖为比丘18物之一,即比丘行路时应携带之具,用以驱赶虫蛇,或乞食时振动有声,使人闻知。后世则为法器之一。其用法极为严格,如见佛像时不得使杖头有声,不得以杖指人,或画地作字。
      锡杖是佛教最具权威的法器,有股、环多少之分。《锡杖经》云:迦叶佛为二股十二环,地藏菩萨为二股六环、释迦佛为四股十二环。这枚迎真身银金花四股十二环锡杖,出土于地宫后室,为唐懿宗所供奉。四股十二环代表佛教基本教义中的“四谛”和“十二因缘”,应属释迦佛所持,是等级最高的。这枚锡杖在研究密教法器及李唐王朝与密教的关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从杖股上的錾文可知,这枚大锡杖是咸通十四年懿宗皇帝为迎送佛指舍利敕令工匠专门制作的。整体造型精美绝伦,古今罕见,比现藏日本正仓院被称为锡杖之王的白铜头锡杖等级更高,形制更为宏伟,工艺更显精巧,堪称佛门奇宝,是独一无二的世界锡杖之王。
这件文物叫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熏炉及银炉台,是一种熏香器。以炉熏香是我国古代生活中常见的美化和卫生措施。到了唐代,无论是荐天祭地,供养释迦,礼敬老子,尊宗礼祖,都要点香熏香。唐代时香炉造型开始趋向多元化,熏香器生产也更为发达,从铜而金银,且式样丰繁。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这个熏炉及银炉台充分说明,古代人同样有着强烈的审美意识,总是千方百计地追求美好的生活方式,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佛教焚香的风习。这件文物原置于地宫后室,由唐懿宗供养。其形制高大,制作精美,为唐代同类金银器最宏大的一个,精湛的制造工艺和精美的装饰图案令人叹为观止。熏炉、炉台成组配套出土,在我国尚属首次。
这件文物叫鎏金双蛾团花纹镂空银香囊,出土于地宫后室,重547克。是唐僖宗所供奉。系唐代香囊存世品中迄今发现最大的一枚。香囊囊盖、囊身各作半球状,上下对称,以子母口相扣合,一侧以铰链连接,另一侧则以勾环相连。在圆球滚动时,内、外平衡环也随之转动而香盂的重心始终不变,使香盂面始终保持平衡状态。这种平衡装置,与现代运用于航海、航空上的陀螺仪原理完全相同,这种陀螺仪原理,欧洲17、18世纪才掌握,而我们的祖先,早在8世纪之前,已熟练的掌握了这种技术。
      这件文物叫鎏金鸳鸯团花双耳大银盆,出土于法门寺唐塔地宫后室,系唐僖宗供佛用品。重6265克。此器浇铸成型,其外饰24朵莲花。盆底外壁,錾刻“浙西”二字,说明此盆为唐代浙西道(今江苏镇江)所生产。浙西道是唐代后期南方金银器的制作中心。
      大银盆集浇铸、模冲、煅打、錾刻、鎏金、铆接等先进工艺于一体,制作精美,造型宏大,纹饰工整细腻,线条舒适流畅,构图丰满。特别是盆壁内外的錾刻,似透雕而成,反映了唐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和工艺水平。
这尊造像叫捧真身菩萨,出土于地宫中室汉白玉灵帐之后,整个造型由菩萨、莲台座上下两部分组成。捧真身菩萨系公元871年11月14日唐懿宗39岁生日时,专为其迎送佛指舍利而铸造,后由僧人澄依在公元873年迎送佛指舍利时供奉,是地宫内惟一有皇帝名号的文物。该菩萨制作精巧,工艺独特,装饰华丽,金碧辉煌,特别是人物图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堪称地宫出土文物中的极品,确系唐代皇室所供奉之等级最高的器物。
秘色瓷原产于浙江越窑。宋人赵德麟有“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1987年4月12日,考古专家在清理法门寺地宫中室文物时,在一朽坏的木箱内发现了13件瓷器,有碗、盘、碟,器型较大而且规整,造型精美,胎质优良,釉色自然,制作精巧,器物口、腹、底浑然一体,宛若天成。地宫内《物帐碑》明确记载它们为秘色瓷,而其釉色也与古人记载相吻合,这就破解了一直笼罩在秘色瓷身上的种种谜团。
      秘色应是一种青中泛湖绿的釉色,它是越窑青瓷中极为罕见的一种色调。由于秘色瓷在制胎施釉及烧造等方面独具特色,使烧制成型的秘色瓷器似冰类玉,在光线的照射下,盘内无中生有,似盛有水,清彻明亮,玲珑剔透,给人以“巧剜明月染春水”之感。
      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我们可以看到,唐代越窑在装烧工艺方面的革新,已取得重大突破,并对唐宋以后的烧制工艺,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中国丝绸以其精良的质地和迷人的风采被欧州人誉为“大地的鲜花和天空的彩霞”。唐代是中国丝绸制造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是花色品种,还是织造技艺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在辉煌多彩的唐代社会中,各种丝绸精品通过多种渠道汇集于唐都皇宫,而皇室贵族竞相择其上乘者制成佛教法衣或帝后服饰供奉于法门寺地宫释迦牟尼指骨舍利前以身事佛。当法门寺地宫被打开后,花团锦簇,五彩缤纷的丝绸世界令人眼花缭乱,丝织品几乎布满了整个地宫,五光十色的金丝袈裟,色彩斑斓的绣袱,灿烂夺目的加金织物等。据地宫内《物帐碑》记载,地宫内有武则天、懿宗、僖宗、惠安皇太后、昭仪、晋国夫人等皇室帝胄供奉的各类丝织物700余件。包括绫、罗、绸、缎、锦、绮、绢、绣、纱、绘等30多种品类,堪称唐代皇家的一座地下丝绸宝库。这批丝织品几乎涉及了唐代各个时期、各个类型的丝织品精华,是我国唐代丝绸考古发掘中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纺织史、服饰史、织造技术史等以及研究中国丝绸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提供了最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这五件蹙金绣是为捧真身菩萨特制的微形衣物,也是地宫内保存最完好的丝绸织物。蹙金绣是用金银丝盘结成各种图案,然后将图案固定在丝绸上的一种刺绣针法。这五件蹙金绣上所用的捻金丝加工复杂,它的中间是一根丝线,外面缠绕金丝,每米蚕丝上绕金箔三千圈,据考证当今世界手工捻金线的最细直径为0.2毫米,而1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这种蹙金绣上所用的捻金丝的最细直径仅为0.06毫米,比头发丝还要细,堪称古今一绝。它们的刺绣针法精细纤巧,制作工艺精湛,质料考究,作为宫廷加金绣品,虽历经千载,依然色泽艳丽,灿然如新,不愧为丝绸史上的一大奇迹。
      透过地宫出土的丝织物及其残片,人们似乎看到那一经一纬织进了工匠们对佛指舍利的虔诚之心,一针一线融进了李唐皇室的种种祈愿。观赏这批精工细作的唐代丝织品,我们似乎窥见唐人开放的社会风气,兼容并蓄的时代特征以及高雅大度的审美时尚。
      琉璃即玻璃。据考古发掘所知,大约在公元前16或15世纪,玻璃器首先出现在两河流域,稍晚埃及也开始生产,罗马帝国的玻璃业十分繁荣,先后发明吹制法,刻花玻璃和套色花玻璃。公元8至9世纪以后,伊斯兰玻璃业兴盛发达,一直持续到14世纪。中国至迟在战国时已能制造玻璃,至汉代有很大进步,但远未达到成熟阶段,反而有对西方之国出产琉璃的记载和赞誉。
      现在,我们来观赏这几件蓝色刻纹玻璃盘,它们均为深蓝色透明玻璃,盘底刻有不同的纹饰。装饰的图案虽都是属实,但极富有生气。我们之所以把这种玻璃装饰叫刻纹是为了有别于刻花。刻纹是用比玻璃硬的尖头材料,一般认为用钻石在成形冷却的玻璃表面浅浅地刻划出来的单线条纹饰。而刻花则是用不同规格的砂轮在玻璃表面切割,打磨出来的纹饰。但刻纹和刻花均属冷加工装饰工艺。这几件玻璃盘就是以植物的枝叶、花为主题的刻纹。线条生动,图案优美。刻纹玻璃工艺是伊斯兰玻璃匠从罗马帝国继承下来的工艺之一,在伊斯兰早期流行一时,但像这样保存下来,完整无损的实属罕见。
      以上这几件蓝色刻纹玻璃盘为代表的这批玻璃器的出土对我们研究中西方文化交流,以及中外玻璃发展史都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依据。
      唐代宫廷茶事兴盛,在文人和寺院僧侣茶道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尚繁缛、群体,重等级、礼仪,表现了高度艺术化的茶文化活动和唐宫廷茶道。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这一套完整的唐皇室金银茶具,是唐代宫廷茶文化的一个历史缩影和真实再现。据地宫内《物帐碑》记载,这套茶具是唐僖宗的御用珍品,作为国宝重器奉献给佛祖真身舍利,以事虔诚礼佛的心愿,与佛教中的茶供养相吻合。可见当时的茶文化已是皇家礼佛的最高礼仪。
      地宫出土的这套茶具主要包括烘焙、碾罗、贮藏、烹煮、饮用等器皿。
      这件金银丝结条笼子以金丝和银丝编结而成。笼体为椭圆形桶状,上有盖,下有足。顶部以金丝编织成盘旋而上的七层锥状物,象征七级浮屠。盖口与笼口以子母扣扣合,上下口及底边均以鎏金银片镶口。整个笼体编结成网眼状,笼底亦镂空,原有木片垫底,出土时木片已朽。此器制作精巧细腻,玲珑剔透,是唐代金银编织工艺中绝无仅有的精品,代表了晚唐时期金银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这件文物叫鎏金鸿雁纹银茶碾子、银碢轴,由碾槽、辖板、槽身、槽座4部分组成。唐代人喝茶先要将茶叶烘焙干,碾碎过罗,加以佐料,最后煮而饮用。这套茶具小巧玲珑,设计十分科学,是专门碾茶所用。
这件文物叫鎏金仙人驾鹤纹壸门座茶罗子,仿木制箱匣体结构,由盖、身、座、罗、屉5部分组成。罗身上部为双层框罗斗,罗斗两端有空隙可来回抽动。罗屉用来呈接过罗的茶沫。罗的出现是人对茶沫的细度有更高要求的结果。唐代茶罗以前从未出土过,此件茶罗为首次发现,弥足珍贵。整件茶罗无论是做工,还是结构质地都呈现出了皇家的气魄。
      这件文物叫鎏金银龟盒,是贮存茶沫所用,既可揭盖取茶,又可以从龟口倒出。整体造型惟妙惟肖,极富动感,实为稀世之宝。龟在唐人的心目中象征着吉祥长寿,作为茶具的装饰图案,则表现了唐皇室祈求圣寿万春,圣枝万叶的心愿,比喻饮茶有益健康长寿。
这件文物叫鎏金蕾钮摩羯纹三足架银盐台,整件盐台近视为一簇荷叶、莲花、莲蕊、荷叶杆组成的立体造型,并有摩羯、花草等附件装饰,新颖别致。唐人饮茶或调以盐、姜、椒等,盐台即为盛放佐料的器具。历代茶书均未记载盐台,此器为首次发现。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这套茶具,向人们全面展示了从烘焙、研磨过筛、贮藏到烹煮、饮用等制茶工序及饮茶的全过程,系统形象地再现了唐代宫廷茶道的历史风貌,反映了唐代茶文化所达到的最高境界,为我们认识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关系提供了生动的实物资料,是不可多得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兼具的历史艺术珍品。
法门寺地宫文物,以佛教密宗礼佛之完美形态,向当今世界展现了千年之前大唐文明的风采神韵。为了保护、研究、陈列这批国宝重器,国家修建了法门寺博物馆,并于1988年11月9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的建筑风格为仿唐式建筑,2000年被评为首届全国旅游AAAA级景点,2001年法门寺博物馆推出了以《大唐神采东方慧光》为题的法门寺文化文物基本陈列。该陈列由法门寺历史文化、佛教文化、唐密曼荼罗文化和法门寺大唐珍宝等4部分组成。2003年,此陈列荣获第五届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填补了陕西省文物精品陈列的空白。
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地方就是法门寺院,大家一会儿就可以看到佛门圣骨。
这座大殿叫铜佛殿,位于法门寺院山门之后,真身宝塔之前。建于公元1769年,后经历了多次修补,现保存的是清光绪年间重修的建筑。殿内供奉的主尊为佛教教主释迦牟尼的造像。
在释迦牟尼的身旁,塑有两位比丘立像,年老者为迦叶尊者,年少者为阿难尊者,是释迦佛的两位弟子。迦叶因苦修行而著称,人称头陀第一,阿难为佛祖之堂弟,记忆惊人,人称多闻第一。佛陀去世后,迦叶和阿难率500弟子汇集王舍城,对佛陀一生说教的内容进行忆诵修正,确定教典,史称佛教第一次结集。阿难根据记忆,把佛陀在不同地点对不同人所说的教法一一讲述,其他人修补更正,这样便出现了佛教第一部经典《阿含经》。
释迦佛的两侧,塑有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他们是释迦佛的两大胁侍菩萨。文殊菩萨手持如意,坐于狮座之上,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萨有很高的地位,为众菩萨之首,又称法王子,他为智慧的化身,协同释迦佛宣讲佛法。普贤菩萨头戴宝冠,坐于白象之上。普贤菩萨作为释迦牟尼佛另一胁侍,又称十大愿主或十大愿王,普贤象征真理。
      铜佛殿的东西两侧,是十八罗汉,罗汉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成果,佛涅槃之前,嘱咐他们不要涅槃,常住世间为众生培福德。罗汉在佛教中的地位低于菩萨。
在殿的后部,塑有韦驮天,为佛教的护法天神。
这座宝塔就是法门寺真身宝塔。
      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入地宫。唐代法门寺地宫建制模拟帝王陵寝,为盝顶窑洞式石制建筑。地宫位于塔基的正中部分,内设4道石门,由踏步漫道、平台、隧道、前室、中室、后室、秘龛7部分组成,总长度21.12米,面积31.48平方米,俯视呈甲字形。前室、中室、后室、秘龛各供佛指舍利一枚,数千件唐皇室供佛珍宝按照佛教的最高仪轨和礼佛阵容放置其中,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时代最久、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
我们现在看到的法门寺地宫,其内地宫为唐代法门寺地宫的原型,外地宫为1987年重修宝塔时所建,外地宫可谓金碧辉煌,富丽典雅。地宫内壁雕刻着佛本生故事和八大处圣迹。顶部为镀金的各种曼荼罗铜板佛、菩萨造像。在地宫的后部中央,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
      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叫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位于寺院上院中心。原殿建于1884年,为三开间大殿。1992年寺院澄观法师、静一法师筹资600万元,重建唐风大雄宝殿。新的大雄宝殿于1994年落成,五进七间,总面积731平方米,为我省目前最大的佛殿。
      大殿门上匾额“大雄宝殿”4个大字为我国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生前所题,殿前有文怀沙先生撰写的对联:“法、非法、非非法、舍非非法,门、无门、无无门、入无无门。”
      由于历史上的法门寺是显密两教兼融的寺院,因而该大殿在布设上采用了显密两兼的作法。大殿的中央,供奉着五方五佛,正中为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佛),两侧分别为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五佛并座,各事一方。在五佛的两侧,为24诸天。
这座大殿叫卧佛殿。卧佛殿位于寺院东院,其内供奉的卧佛长2米,重5吨,系用缅甸大型汉白玉雕刻而成,此像施造、运送均由香港永惺法师布施。
      卧佛是释迦佛留给人间的最后一个形象。在他80岁,感到将要离去时,召集弟子,并告诉他们:我虽然要离开你们了,但我说的法你们还记着,依法修行吧?说完后即头枕右手侧卧入涅槃。而依法不依人的弘法原则也由此产生。遵循这一原则,弟子们在释迦灭度不久以其弟子迦叶、阿难、优波离主持了第一次集结,整理了释迦讲过的法理,这是佛经、戒律的最初形成。过了几百年,又进行了两次集结,佛经才较完整。正是由于对释迦佛说法讲道的不同理解,才形成后来的各个宗派。
      这口钟是公元1472年所铸的大铁钟,重3600斤,悬于大雄宝殿东侧的钟楼内,。钟体铸有阳文,是一部完整的《金刚经》。其铸造技术的高超与钟声的洪亮,是关中塔庙中少有的。由于法门晓钟的特殊声誉,从古到今,许多文人骚客对其赞誉有加。
      文化名人季羡林在他的散文《法门寺》中说到:“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如今又出现了如来真身舍利,它将给这个诗和梦的世界涂上一层神光,使它同西天净土,大千世界联系在一起,生为西安人,生为陕西人,生为中国人有福了。”今天大家有缘踏上了这块神奇的佛教圣地,礼拜了佛祖真身舍利,观赏了这批“穷天上之庄严,极人间之焕丽”的大唐皇室珍宝,您也一定会有一种不可言传的幸福之感。
      我的讲解到此就结束了,谢谢大家的耐心听讲。欢迎大家再来!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含光校区:西安市含光北路155号 邮编:710068长安校区:西安市长安区常宁新区鱼包头街123号 邮编:710100    

电话:院办:029-88408331(含光校区)029-61289888(长安校区)人才招聘处:029-61289555 029-61289666 029-61289777(长安校区)

 陕ICP备11005962号-1             版权所有:yl7703永利(中国)有限公司官网-BinG百科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