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值可以是一个范围,如今很多求职者在简历中都增加了“薪资期望值”这一项,有些企业统一的求职登记表上通常也有此栏,如果参加招聘会,对方在收下简历时也会不忘问上一句:“你的薪资期望值是多少?”
这个期望值究竟如何开?中智上海外企服务公司招聘部负责人朱小姐认为,如果是在职人士,且目前并非急迫找到工作,那么期望值可以在参照目标市场薪资水平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如果是目前尚无工作,急于找到工作,那么期望值的设定尽量不要超出目标市场的薪资水平。
建议填写一个范围值。由于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不足,加上用人市场供大于求,大学应届毕业生不宜在薪资方面谈论或要求过多。
那么如何了解到市场薪资水平呢?
专家表示,如今的信息渠道非常多,比如网络、新闻报道等,只要求职者平时留意,一定能够获得很多有关行业发展、人才需求的资讯。另外,很多从事人才中介、咨询的机构也能为求职者提供这一方面的信息和建议。
初次谈薪要注意税前税后
与此同时,求职者也会对用人单位的薪资待遇进行了解,通常来说是询问对方的月薪。
专家建议,在初次谈薪时,求职者要特别注意的是,用人单位说出的月薪通常来说是包括四金、个调税等的税前收入。而求职者在谈及自己的薪资期望值时,通常指的是到手的收入。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收入越高,差距越大。所以,在填写期望值时有必要在后面特别注明一下。
另外,求职者最好事先学会如何将税前收入计算为税后收入,如果不了解,求职者可以请用人单位的HR帮忙估算,以避免日后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
通常来说,只要求职者开出的薪资不是太离谱,用人单位都会作为参考,先具体看其资质是否符合,有意向者再面对面地具体谈薪。
各种福利不容忽视
在双方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并且有一定意向后,才会面对面具体地谈薪资待遇。
这时,求职者要了解的就不是纯粹的月收入,而要向对方了解公司的薪资架构、发放政策以及各种福利。有些公司会向求职者主动介绍这些信息。
目前各类公司的薪资政策差异较大,比如有的公司虽然月收入相对低些,但为员工提供利于自身发展的各项福利;还有的公司为了留住人才,将一年的收入分成14个月,甚至15个月来发,这就使得每个月的收入听上去很低,但实际年收入并不低。这些情况求职者都要综合考虑。至于用人单位,多数公司都有自身的薪酬体系,对于每个职位都有职位描述、薪资范围标准,如果求职者的开价高于这个范围,那么用人单位会试着寻找薪资要求在其范围内的其他候选人。
当然,一些非常紧缺的岗位则另当别论,因为对于企业来说,找到人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企业会接受较高的开价。
谈薪过程中不要一次一个价
在求职者中,存在谈薪时一次一个价的情况。专家表示,这会给用人单位留下非常不好的影响,求职者很可能就因此与机会擦肩而过。
有的求职者最初没有写下薪资期望值,只是在和HR接触时口头提到过,等进入到第二轮、第三轮面试后,因为感觉用人单位对自己满意度颇高,于是心里打起了小算盘:当初只是随口说说,对方不一定记得,凭自己的条件,说不定可以获得更好的待遇。在这种心态下,有的求职者开始“跳价”。
事实上,HR通常会在面试中作笔录。所以如果求职者“跳价”,HR心里很清楚,他会认为求职者在把职业当作生意来谈,过分看重物质,对其印象由此大打折扣。
专家特别提醒求职者,一定要放平心态,当初谈及的薪资期望值肯定是自己能够接受的——因为你不可能开出自己都不能接受的薪资,既然能够接受,那不妨把眼光放远一点。进入公司后,用业绩来向老板证明你的实力和价值,加薪自然指日可待。
职业发展重于薪资
朱小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再地强调,如果你是一个注重职业发展的人,那一定不要过于迁就薪资,一定要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尤其是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如果这份工作非常符合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而且自己对此又非常感兴趣,那么就不要太计较薪资待遇上的一点点欠缺。个人长远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尤其是一些老员工,存在攀比心理,喜欢在和用人单位谈薪的过程中,拿同学的收入来做比较,这不可取。建议老员工尽早地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做出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这将有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